新疆阿克苏:文化旅游+实践与探索打造南疆旅游业态升级版

发布时间:2020-07-01 15:09 | 来源: 未知 | 作者: 嗨起来 |

文/绿野

文化旅游+是当前发展的新课题。地处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市发挥得天独厚的南疆地缘中心优势,以文化旅游+不断整合资源,扩容载体,叫响了“冰火丝路 天山水城”文化旅游品牌。

一、文化+旅游+创意=以文化涵养焕发文旅业态新生的探索

为增强市域文化旅游这张名片的知名度、美誉度,该市诚邀国际汉语诗歌协会为市域文化旅游指导单位,以文化为魂,以水韵为根,高起点布局,用文化的视觉统览文旅业态始终,构建“一核多元文化”体系,即以中华主流文化落地生根为核心为支撑点,以多元文化形态为藤蔓,利用诗歌文化这张名片赋予文旅业态灵气、生机与活力。利用媒体的传播辐射能力开辟专栏,对市域内的星级景区、涉旅企业家进行形象设计定位,并免费宣传推荐,赢得了涉旅企业及社会广泛好评,为疫情之后,涉旅企业打翻身仗,赢得了主动。

二、文化+旅游+脱贫=以馕文化产业园落地助力扶贫的探索

原阿克苏地委书记朱昌杰的诗《阿克苏的馕》被谱成曲,制作成歌红遍全网。借助诗兴、歌兴,阿克苏馕文化产业园应运而生。总投资1.5亿元,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,集馕文化展厅、生产加工区、商品销售区、电商区等,形成产品包装、销售、配送为一体的产业链园区,同时配套有就业培训、参观浏览、餐饮休闲、科教研学等辅助拓展功能。坚持发展馕产业与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相结合,可提供直接就业岗位4000余个,解决困难群众500余人就业,带动区域性就业1—2万人。

三、文化+旅游+夜游=以民间寻找‘网红小强’活动的探索

为不断增强市域文化旅游品牌推荐力度,发起了诗歌文化融入文旅业态,民间寻找‘网红小强’活动,该市幸福公园、凤泉河公园等夜景风光,在民间高手的抖音平台上点击量破百万次。网红打卡点鱼鳞堰在今日头条、抖音、微视、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,及涉交软件的音视频累计点击量突破1亿次大关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,新媒体的网络蒸发效益,先后带火了文旅巴扎、馕产业园等,人气爆棚叫座又叫卖,激活了文旅夜游经济。

四、文化+旅游+协会=民间协会制应对市场挑战风险的探索

以文化视觉统领行业规范,针对疫情期间,餐饮行业遭遇重创,尤其是农家乐行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。加之市场不规范,缺失服务意识,缺少品牌意识等突出问题,由市文旅局牵头,成立了市农家乐协会。同时,酝酿、推进酒店协会的理事会改选,以民间行业协会的会长议事制度规范经营行为,校准市场航向,增强了行业驾驭市场、抵御风险的能力。以农家乐协会成立为例,推出了艺和园、西部农庄、柯柯牙生态园、多浪人家、嘉鑫休闲农庄、旺角庄园、苹果小院、和园生态园、亮星农庄、陇上人家、西西湖农庄等17家星级品牌农家乐。在《域见阿克苏》等新媒体公众号,开辟专栏推荐农家乐,为农庄主们量身设计形象定位,取得了较好社会反响。线上叫好的同时,线下结合旅游专线,将星级农家乐点线面串接到一张市域文化旅游地图上,为疫情后农家乐市场的火爆重生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五、文化+旅游+美食=线上农家乐美食大赛盘活实体的探索

开启诗歌文化融入市域旅游,融入农家乐美食活动中。端午期间,线上开展了农家乐美食大赛征集活动,农家乐庄主们纷纷亮出绝活,同台竞技、同台叫卖;线下开启了文化名人采风进农家乐行活动,以诗歌文化等涵养美食,赋予农家乐文化美食第二生命。目前,二十余家农家乐参与了文化美食大赛,在捉对厮杀的过程中为农家乐树立了一园一品一特色的品牌意识,有效根治了市场产品同质化弊病。同时,发挥农家乐协会理事会成员单位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以民主集中制的议事规则,积极调动会长在了解政策、沟通上下方面发挥统帅作用。

六、文化+旅游+非遗=文化元素注入农家乐激活业态的探索

针对疫情防控期,农家乐市场冷清,一些庄园经营隐入困境等突出问题,该市开启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农家乐巡展实践活动。通过特色木雕、刺绣、农民画等丰富多彩的巡展活动,形成了文旅主管部门牵头服务,辖区片区管委会参与,片区群众热切关注,新媒体宣传报道的捆绑效益。刺激消费、拉动消费,为疫情后农家乐市场迅速复苏和盘活,打下了基础。目前,第一站巡展在四星级农家乐和园生态园开展,来自全市各乡镇、片区管委会、街道的农民画学员进住园林式民宿,通过诗情画意为生态园林式农家乐着色,不断增强星级农家乐的知名度、美誉度,为应对市场挑战与机遇赢得了先手棋。

七、文化+旅游+体育=体育竞技注入旅游业态扩容的探索

以文化视觉统领市域全域旅游业态,整合体育元素融入,形成了市级文旅部门搭台,民间团体组织足球协会唱戏的良好机制。通过线上青少年足球打卡,线下颁奖活动等,调动各族青少年参与健身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目前,全市组建业余青少年足球队35支,以“冰火丝路 天山水城”文化旅游节为契机,发展足球事业,开启了文化+旅游+体育+演出等综合试验体模式,极大丰富和拓展了市域文旅业态空间。

八、文化+旅游+农事研学=农事科普娱注入旅游业态的探索

以文化浸润市域文旅业态,开启旅行社+农家乐抱团取火模式。把农事研学活动作为培育、拓展农家乐市场和空间的有力抓手,鼓励有条件的星级农家乐积极开展农事研学活动。例如西部农庄农家乐利用端午小长假,开展了野外拓展及第五季亲子插秧活动。家长、孩子田园体验式劳动的同时,又掌握了相关科普知识,寓教娱乐中既点燃了孩子们的科普兴趣,又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,放飞了他们的田园梦想。同时,书画艺术家随行,通过现场临摹,水墨丹青世界的展现又熏陶了孩子们,培育了他们艺术细胞。目前,该农庄开展农事研学活动累计15期,带动1500多名学生和家长走入田野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。

九、文化+旅游+民宿=全家游自驾游注入旅游业态的探索

以文化浸润市域文旅业态,开启旅行社+酒店协会抱团取火模式。针对市域文化旅游业态空域广阔,聚拢人气难,实施难度大等问题,借助端午文化润化效应,积极发挥旅行社+酒店协会行业优势,开展了“粽子情全家总动员·月亮泊景区民宿体验游”活动。通过‘家人们’折纸船纪念伟大诗人屈原,篝火晚会、沙漠舞会、包粽子比赛、泡温泉等活动,将文化浸润心田活动作为有效载体贯穿始终,极大增强了景区民宿吸睛效果。今年五月份以来,该市月亮泊景区(含老子新村)接待游客突破3700多人次。(作者系诗人、散文作家、文化旅游业态发展研究者)

友情链接